身边的科学家有哪些( 三 )


留心观察就会发现你身边的科学家简单介绍一个吧 小时候, 我的理想在不断地变化着, 一会儿想当篮球运动员, 一会儿想当联合国秘书长, 一会儿想当解放军战士……而现在, 我确定了我的目标——当一名造福于人类的科学家!我要和其他科学家一起探索世界的奥妙!
很多人曾经问过我:“科学家的工作那么辛苦、乏味, 那你为什么还想当科学家呢?”我斩钉截铁地告诉了他们:“科学家发明许多东西, 推进人类社会的发展;探索这个世界上的奥秘, 让人类更了解这个世界 。 看看现在人类有这么好的生活, 最重要的原因是什么?还不是因为伟大的科学家们在不停地为人类做贡献?现在艾滋病以及许多癌症都无法根治, 谁能够研制出‘对付’它们的药物呢?科学家 。 要发生自然灾害了, 谁能预报呢?科学家 。 ”我认为, 一个人活着要有意义, 像我国导弹之父——钱学森、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伟大的气象学家——竺可桢这样的科学家的生活是充实而有滋有味的 。 每一名科学家所做的事都是有意义的, 可以弥补以前一些科学家们的欠缺, 以及他们没有发现的问题, 从而为人类作贡献 。 所以说, 当科学家, 再苦再累也是值得的!
当然, 像钱学森、袁隆平、竺可桢等人之所以能够成为伟大的科学家, 是因为他们花了很多时间和精力去奋斗 。 而我要是想成为科学家, 就必须从现在开始努力, 阅读大量科学书籍, 扩大自己的知识面;上课时认真听讲, 按时按量完成作业;细心观察身边的事物, 遇见不懂的东西就收集资料把它弄懂;给自己定一个个目标, 脚踏实地地朝着理想前进 。 相信在不久的将来, 我经过不懈努力, 能成为一名科学家!
你身边的科学知识和著名的科学家 1、伽利略从实验中总结出自由落体定律、惯性定律和伽利略相对性原理等 。 从而推翻了亚里士多德物理学的许多臆断, 奠定了经典力学的基础 。
反驳了托勒密的地心体系, 有力地支持了哥白尼的日心学说 。 他以系统的实验和观察推翻了纯属思辨传统的自然观, 开创了以实验事实为根据并具有严密逻辑体系的近代科学 。
2、1820年, 丹麦物理学家奥斯特发现了通电导线下小磁针的偏转现象从而发现了电流的磁效应 。
1820年4月, 有一次晚上讲座, 奥斯特演示了电流磁效应的实验 。 当伽伐尼电池与铂丝相连时, 靠
近铂丝的小磁针摆动了 。 这一不显眼的现象没有引起听众的注意, 而奥斯特非常兴奋, 他接连三个月深入地研究, 在1820年7月21日, 他宣布了实验情况 。
奥斯特将导线的一端和伽伐尼电池正极连接, 导线沿南北方向平行地放在小磁针的上方, 当导线另一端连到负极时, 磁针立即指向东西方向 。 把玻璃板、木片、石块等非磁性物体插在导线和磁针之间, 甚至把小磁针浸在盛水的铜盒子里, 磁针照样偏转 。
奥斯特认为在通电导线的周围, 发生一种“电流冲击” 。 这种冲击只能作用在磁性粒子上, 对非磁性物体是可以穿过的 。 磁性物质或磁性粒子受到这些冲击时, 阻碍它穿过, 于是就被带动, 发生了偏转 。
导线放在磁针的下面, 小磁针就向相反方向偏转;如果导线水平地沿东西方向放置, 这时不论将导线放在磁针的上面还是下面, 磁针始终保持静止 。
他认为电流冲击是沿着以导线为轴线的螺旋线方向传播, 螺纹方向与轴线保持垂直 。 这就是形象的横向效应的描述 。
奥斯特对磁效应的解释, 虽然不完全正确, 但并不影响这一实验的重大意义, 它证明了电和磁能相互转化, 这为电磁学的发展打下基础 。

推荐阅读